2021年大东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1-02-23   来源:本站

——2020年12月28日在大东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大东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王林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主要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直面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现了经济企稳回升、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6.9亿元,同比下降6.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64.2亿元,下降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3亿元,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144.5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亿元,下降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572元,增长1.5%。

  (一)坚持生命至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坚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迅速进入战时模式。除夕前夜全区转入战时体制,34名区级领导靠前推进,915名医务人员坚守前沿,1469名社区(村)工作者奔波一线,3.5万名盛京义勇服从征召,42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火线驰援。区防指每日点调、统筹推进,各条线连夜落实、群防群控,“防火墙”迅速建立、高效运转。

  全力保障防疫资源。第一时间向一线拨付抗疫资金7855万元。恢复疾控中心独立运行,迅速设立5处发热门诊,启动PCR实验室建设。组织华堂阁等14家企业紧急启动防疫重点物资研制,浩博实业立足全市需求建设环氧乙烷灭菌公共服务中心,华晨雷诺金杯负压救护车驰援武汉抗疫一线,拜澳泰克的核酸检测试剂盒有力支持了国际抗疫工作。克服压力向韩国友城首尔江北区支援口罩、防护服等亟需物资,彰显了大城大区的责任担当。

  坚决落实防控措施。接连打赢72小时内封闭全部482个开放小区、紧急征集15家隔离宾馆、安置3架次789名境外分流航班旅客、阻绝境外和国内重点地区疫情输入等一系列硬仗。采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反复筛查风险隐患,不间断开展47轮全域排查,筛查管控重点人员4.7万余名,坚决做到应管尽管。

  稳步恢复生产生活。疫情防控期间,全区节奏始终紧张有序,大局始终平稳可控。2月17日起,华晨宝马等重点企业先后复工。4月15日起,135所中小学、幼儿园分批有序开学。除疫情初期1起武汉返乡的家庭病例外,全区始终保持确诊病例零新增、低风险地区状况无反复,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着力顺势聚能,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实。精准研判疫情带来的“危”与“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稳定经济运行,“进”的态势加速形成,“好”的因素持续厚积。

  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主动化解疫情冲击,高频调度经济运行、下沉企业解决难题成为贯穿全年的工作常态。面向重点产业、城区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精准发力、扩大投资,固投增速稳居全市首位。推动生产生活恢复,新增减税降费12.5亿元,其中减免社保等各类费用7.65亿元,在全市率先推出“惠企3条”[1],协调解决物资、用工等企业复产难题和黄石、大连等地产业链供应问题。5月起主要指标全面回暖,市场经营有序恢复,全年市场主体数量实现正增长,总数突破7万户。

  激活重大项目“动力源”。实现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102个,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产业项目78个,占比76%。华晨宝马产品升级项目总装车间封顶。华润热电新、老厂区地块顺利出让。凌云瓦达沙夫等14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华通零部件科技工业园等19个零部件项目开工建设,敏能项目填补全市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领域空白。全区制造业固投增长近50%,为后续发展蓄积强劲动能。

    按下产业转型“加速键”。提升实体经济成色。华为(沈阳)智能网联汽车云创新中心正式上线,12家驻区企业上云用云、协同创新。建成延锋安道拓等7个数字化车间,启动名华模塑等8个智能制造项目。福耀玻璃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引导15户企业推进精益管理,签约数位列全市三甲。丰厚服务业发展内涵。全面启动“一路一街一镇多园”[2]项目,大东路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完成建设,21处文旅资源与东中街现代商业元素串珠成线、交相辉映;吉祥汽车主题商业街盛装启幕,138台“街景车”为百年老街注入新活力;市内最大的婚礼主题公园喜园(一期)投入运营。老龙口成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壮大新兴动能“生力军”。联东U谷(一期)交付运营,瑞诺斯等10家企业陆续进驻。汽车创智城启动建设,卡利欧玛等首批10家企业正式签约。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东园区开园运行,智联招聘、小黄牛零工平台等16家机构组团加盟。寰亚数字化经济产业园、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楠钰直播电商基地、梦马传媒产业园等互动全媒体平台落地开业,直播经济阵营成员突破30家。多元协同的动力结构更加清晰。

  (三)深化改革开放,振兴发展潜能持续激发。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抢抓发展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打通发展堵点、吸纳整合资源,持续激发振兴发展的内生活力。

    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叫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的“大东品牌”,宝马项目“摘地即开工”服务模式[3]和带方案出让“七日工作法”[4]成为全市项目审批服务样板。改善企业和市民办事的切身体验。首创“一件事”全链条套餐式服务[5]。开辟全市首家“新办企业服务专区”,创新推广“码上办税”,线下办税人数降低50%。860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入网,全程网办率达到76%。畅通诉求办理的工作链条。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访遍大东”[6]活动,常态化开展“营商下午茶”问需于企。商协会窗口进驻大厅,在全市首开商协会服务制度化、阵地化先河。

  积极挺进改革深水区。突出国资国企市场化改革方向,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厂办大集体”改革实现收官,完成15户僵尸企业处置,汽车城集团公司改革迈出关键性一步,主导推进产业投资和产城融合,沈阳汽车城招商管理有限公司启动运营。推动农村领域改革,18个集体经济组织全部登记赋码颁证,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扎实推进。逐步化解遗留问题,全额偿清拖欠民营企业无分歧欠款9823.9万元,化解政府各类债务30.9亿元,债务风险等级进一步降低。

  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华晨宝马首款全球发售的纯电动车型iX3量产上市,从大东走向世界。新一代雪佛兰创酷登陆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乌兹别克斯坦。拜澳泰克与巴基斯坦DEA集团携手开展国家层面战略合作。5月起在全市率先赴南方开展招商,9月底再次启动招商百日会战,全年共签约科大讯飞东北总部、香江国际科创中心等亿元以上项目104个,落地85个。强化区域对接合作,新增京沈合作项目32个;飞地合作伙伴再增康平、新民、沈北三地,与旅顺口区对接开展沈大合作。

  (四)注重系统谋划,加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激发有效投资综合效应,聚焦中心城区定位和发展薄弱环节,全面谋划、分类推进,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拓展城市空间格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启动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配套完善竖向、交通及综合管网三个专项规划,弥补二环外城市规划指标缺失短板。强化整体谋篇布局,启动总额53.5亿元的汽车城基础设施PPP项目[7],用5年时间补齐开发区功能短板,投资26.5亿元实施145个城建项目,系统提升建成区基础设施。全力拓展发展空间。实施新一轮土地攻坚,盘活存量土地164公顷,实现9宗经营性用地、6宗工业用地共计232公顷土地挂牌出让,望花、东贸库、凌云板块成为备受关注的投资热土,沈城人民对大东居住预期明显攀升。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推进21条道路整修、19条背街小巷整治,实施29条街路排水管线改造、6条街路污水补短板工程。建成开通5G基站614个。新增停车泊位1.8万个。投资7669万元高标准实施7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完成54个电力弃管小区设施改造,为450个老旧小区引入保障型物业管理。创新拓展投资渠道,配建政府租赁用房8.25万平方米,保护历史建筑7栋2万平方米,配建教育设施4000平方米、公园4.3公顷,创新经验在全市推广。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文明城市建设为契机,清理市容“八乱”[8]2万余处,拆除各类违建3.2万平方米,市容环境系统提升,全部点位顺利通过国检验收。提升群众休闲体验,改造万泉公园等35处公共空间,新增及修复绿量9.44万平方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整治13户“散乱污”[9]工业企业,1919户用煤居民全部完成散煤替代,小河沿路国控点位退出全省大气重污染区域。朱尔屯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投入运营。域内4个水体区考断面全部达标。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35件交办案件全部销号。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绿色积分全市领先。

  (五)秉承发展为民,回应群众美好生活期待。认真做实民生小事,千方百计解决难事,全力保障民生支出,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发展成果。

  社会保障更加坚实有力。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疫情防控期间顶住压力保障90%临街超市,11处早、日市及农贸市场持续开放。2.2亿元中央专项资金直达基层、惠企利民。投入区级财力7.08亿元,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力稳定就业大局,发放援企稳岗补贴7800万元、稳定就业岗位11万个,占企业参保总人数77%。保障应届大学生就业8980人。协调解决65起农民工欠薪案件,为4000多名农民工讨回工资7000余万元。推动帮扶精准高效。全面开展困难群体保障计划[10]、失业保险扩围[11]、全面小康兜底行动[12]等民生升温举措,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社会事业更加优质均衡。开展线上教学超10万课时,实现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辽二小学分校等3所新建学校主体完工,实施盛京小学等42个校园文化和维修改造、34所学校“厕所革命”项目,完成望花丽景等11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教师奉献精神,深化学生成长教育。投入5346万元首次实施教师住房货币化分配和发放教师绩效奖励。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区医院购置64排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关键设备。推进省级安宁疗护中心示范建设。顺利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区评估验收。完善养老服务体系,13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开展诵经典、话民俗等“云活动”,举办文化体育活动1228场,参与群众8.5万人次。

  社会治理更加现代高效。推进“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13]试点,党建引领下的“一网一格多功能”治理模式在疫情防控和民生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人口、房屋等信息上网落图,视频监控、数据共享等功能上线运行,城市治理驶入数字化“轨道”。完善应急“四大体系”[14]建设,区应急指挥数字化平台投入运行。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建设,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消防通道集中整治经验在全省推广。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体工作,信访减存控增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顺利收尾,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扎实推进纪检监察“两个体系”[15]建设,坚持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率达到100%。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156件人大代表建议、115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办结率均超过91%。同时,双拥共建、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残疾人、档案、慈善、红十字会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在难忘的2020年里,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考验,面对过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全区上下始终斗志昂扬、充满信心,人民群众和我们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社会各方面握指成拳、共克时艰。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全员创城等一场场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大战大考面前,那些被口罩勒出伤痕的脸、被汗水浸白的手、面对险境却毅然逆行的目光、体力透支却只能席地而睡的身影、放弃休息又匆匆奔向岗位的步伐,都共同铭刻进我们的大东记忆,汇聚成敢打敢赢、奋力拼搏的大东力量。这种力量,是组织的力量、是群众的力量、是社会各界的力量、是团结一心的力量。当无数个小我构成大我,无数个小家汇成大局,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挑战不能战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直到今天依然坚守在一线的卫生疾控人员、社区工作者、隔离宾馆工作组,向在各自岗位付出艰苦努力的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向支持并赋予我们力量的全体市民,向始终与我们并肩作战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大东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在过去的五年,我们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坚决克服发展难题,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区综合实力持续攀升。做强汽车支柱产业,形成燃油、混动、纯电完整车型体系,华晨宝马成长为全市首家千亿级企业,德科斯米尔成为全省首家产值突破4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引进名华模塑、敏能等一批核心零部件项目,产业链条向上游价值链加速攀升。在汽车产业强势带动下,地区生产总值迈上700亿元台阶,规上工业总产值始终占全市30%左右,连续获评全国百强主城区、中国工业百强区。

  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点支撑的发展引擎相继点燃。克服财政倒挂压力,筹措43.6亿元配套资金,推动实施了总投资93亿元的华晨宝马产品升级项目;强化工作统筹,顺利推进总投资185亿元的华润热电环保搬迁和老厂区及东贸路沿线重点区域整体升级改造项目。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100家,涌现出沈大内窥镜、拜澳泰克等专业领域“隐形冠军”。分类推进全区59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性开发,加快培育直播电商等新经济业态,赵尔巽公馆等13个项目焕发新彩,“文化+”动能加速集聚。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攻坚克难,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完成十八届中央第九轮、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全域土地例行督察、“大棚房”专项整治、乱占耕地建房等重大任务问题整改。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及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深化“放管服”、国资国企、开发区等重点领域改革。投入54.3亿元化解征地补偿欠款、国企涉改人员等遗留问题,偿还拖欠企业账款4.2亿元,办理房证解遗12491户。

  努力补齐短板弱项,城市品质功能全面提升。直面基础薄弱、功能缺失、面貌老旧等短板问题。新建、整修道路173条,铺设、维修管网520公里,推进78条背街小巷治理。破解“邻避效应”推进滂江变电站建设。投资6375万元全面实施辉山明渠生态整治、山梨河生态修复、全域河流生态封育等工程,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叫响了八家子地区6天6夜拆违7万平万米等攻坚样板。不文明祭祀、沿街摆卖等市容顽疾有效化解。实施东贸路20号等55个片区征收项目,城市面貌有序更新。

    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全力改善民生福祉。累计投入174.2亿元用于民生事业。实施新建教育项目8个,改造提升项目367个。持续提升区医院能力,完善“一街一中心”功能布局,推进13个医联体签约建设,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成型。新建36处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投入运营。完成32个棚户区改造,4123户回迁群众乔迁新居。实施84个老旧小区改造以及98个电力、燃气、自备井改造项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23%。今日的大东,实力更强、后劲更足、人心更齐,正以前所未有的底气和活力,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

  在持续攻坚克难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大东振兴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吃劲阶段,仍然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比如,发展动能相对单一。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和财税收入的贡献度分别只有34%、19.8%,与城市中心城区地位不相匹配。企业创新不够活跃,高新技术企业仅占全市总量的3.9%。深化改革任重道远。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营商环境改革的满意度、获得感还不够高,“一网通办”从“可办”到“实办”有待持续发力。开发区改革仍需深入推进。城市发展存在短板。建成区80%排水管网尚未实现雨污分流。全区仍有东风里、后堡等十余处老旧片区、316个老旧小区亟需改造。公共服务供给不优。学前教育公办率仅为28.2%,4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面积未达全市最低标准,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基层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问题就是导向,差距就是动力。我们要清醒看待问题差距,久久为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总体目标和2021年重点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大东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振兴新突破极为关键的五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和区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打造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生态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总目标,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确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力争走在全市现代化建设前列。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起步,方能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营商环境改革为突破口,营造高质量发展生态。持续打通堵点、突破瓶颈、畅通循环,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

    强化“不用求人”的办事体验。深化“宝马审批模式”和“七日工作法”应用普及。加强全程网办能力,年底前全程网办率达到90%以上。推动“一网通办”高频事项下街道、进社区,争创全区通办沈阳试点。搭建“四个一”企业服务机制[16],打造龙之梦政务服务驿站,将服务触角前探至项目落地之前。推动电子证照、电子档案应用共享,持续精简要件环节。聚焦创新创业热点,打造“一件事一次办”的“一件事”套餐升级版。推动“万人进万企”“访遍大东”常态长效,全面推行“好差评”服务反馈机制,把企业和群众真实感受转化为工作提升的内生动力。

  营造公平透明的发展预期。以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为契机,建立健全涉企司法服务机制,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家人身权利和妨害企业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坚决保障企业合法经营权益。持续开展政府失信、办事难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行政诉讼出庭应诉率低、主动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持续规范执法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包容免罚清单,强化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为市场主体创新探索营造宽松空间。

  打造竞争力强的成本洼地。严格执行减税降费政策。开设审批大厅金融超市,为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加强招商、产业、科技、人才等政策协同,降低重点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本。

  打造特色彰显的投资热土。加快推动汽车城申报国家级汽车产业高新区,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定位清晰、服务专业、政策集成、吸引力强的高层级发展平台。深化开发区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努力激发产业集聚、人才吸引、需求释放、消费升级的“链式反应”,为社会资本和各类人才加盟大东、实现价值提供广阔空间和丰厚土壤。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高质量发展能力。制定出台工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优惠政策,统筹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锻长板,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坚持大小协同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大”项目引领。推进项目保障战时体系常态化,力促完成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120个,体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丰富“小”动能源泉。加快打造文旅、生物医药、直播电商等新增长点。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形成大小协同、功能错落、和谐共生的“发展共同体”。

  坚持新旧接续厚积发展动能。保障既有动能持久强劲。推动iX3产能爬升,力促华晨宝马产品升级项目进入调试,推动雷诺Master投产,敏能电池盒项目年内达产,上通北盛新一代别克雪佛兰紧凑型车、宝马分布式能源、华润热电超净排放新电厂及波森、普林泽等项目启动建设。加快新兴动能成长进程。深化与科大讯飞战略合作,推进东北地区总部及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深化教育、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探索。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15家,助推沈大内窥镜在科创板[17]上市,加快拜澳泰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坚持软硬并重加快转型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力促智能网联车协同创新中心“家族”规模突破20家。启动智能网联测试区一期智慧公交场景建设。扩大精益管理应用范围。为传统服务业注入更多新内涵。依托寰亚沈阳数字化经济产业园区采购平台建设,发展托盘贸易[18]和供应链金融[19]。支持铁越智联云仓升级城市快消品供应链生态圈做强结算中心。力促砂之船奥特莱斯、斗南花卉、香江科创中心独角兽牧场[20]等新型载体落地。启动《大东区文旅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25)》,实施文旅强区“四个行动”[21],策划打造首条“中国辣街”[22],实施三陵衙门修缮项目,启动大东路、吉祥街、喜园二期建设,推动腾讯智慧文旅推广中心&文创IP众创空间建成运营。

  坚持内外联动深化开放合作。“远”的格局吸纳整合优质资源。持续深耕日韩、欧洲等重点方向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点地区,力争引进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00个、落地项目80个,盘活闲置楼宇、厂房10万平方米,推进京沈合作项目20个。以“近”的情怀助力本土企业发展。推动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楠钰直播电商基地等新型平台与驻区企业抱团对接,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借船出海、扬帆远航。

  (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高质量中心城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理念,着力打造颜值高、功能强、生态美、宜居度好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强化规划引领提升城市风貌。发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刚性约束,强化总规过渡期管控措施,修编文官、八棵树等17个控制单元和轩兴四路区域控规优化方案。启动民强、东风里、后堡、柳岗等重点区域整体开发,推动工农路39号、陶瓷大世界、海鲜市场南等13个地块159公顷土地征收出让,加快东塔机场、七二四搬迁调规步伐,推动昔日“城中村”“结合部”向现代靓丽城区率先转变。加快片区改造探索,完善轩兴四路等重点区域基础设施,携手沈阳建筑大学实施东贸库23号仓库保护性迁移,投入8320万元实施12个片区、27个点位老旧小区功能风貌整体提升,力争打造皇城北片区等“完整社区”[23]样板。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宜居水平。持续推进汽车城基础设施PPP项目实施,新建19条道路及配套管网,启动汽车城科创综合楼和数字城市项目建设。加快推进24个结转城建计划项目,统筹资金6.95亿元,再实施113个城建项目,开展东北大马路等15条道路整修、讲武堂路等15条背街小巷改造,完成辽沈二街等22个积水点、雨污分流及14栋非管道燃气楼宇、古田和睦城等4个小区临时电改造任务。加快5G基站和新能源充电桩布局,再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完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成65个垃圾“四分类”示范小区。

  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开展城市生态修复。提高VOCs、扬尘污染、散乱污等治理效能,加快燃气热辐射工业领域推广应用,打造清洁能源替代先行区。策划实施东湖周边水系治理PPP项目,完善山梨河周边污水管网。推进危废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全域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评估治理。提升城市景观水平。实施万泉公园等52处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规划设计轩兴四路反L型大型公园,打造5条高标准生态景观路。高质量开展“铺满绿”工作,新增绿量、修复绿地16.5万平方米以上。巩固深化文明城创建成果,推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务期必成。

  (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高质量民生供给。统筹大东所需、时代所趋和人民所盼,努力提升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不断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绷紧防控指挥体系,做好突发疫情应对准备。完善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措施,落实人物同防要求,严格重点地区人员、货物和冷链产品管控。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建成单日2.8万人核酸检测能力PCR实验室。把控舆论主动,及时释疑解惑,引导各方面主动落实防控要求、筑牢群防群控防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动态精准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就业工作,做好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障。再推动16家专业机构进驻人力资源产业园大东分园,依托华为云打造全天候精准就业服务。始终关爱困难群体,确保低保、残保等救助措施全面覆盖,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推动“全面小康兜底行动”制度化常态化,动态消除绝对贫困。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优化符合大东发展实际的养老服务布局。完善双拥工作体系,持续做好“双拥模范区”创建工作。

  突出特色发展更优质社会事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大尚品教育集团、教育局幼儿园等大东教育品牌规模。推动大东三校综合楼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尚品东越学校(中学部)等2所学校开学投入使用,和苑等8所公办幼儿园如期开学,确保新增公办学位2000个以上。提前谋划一四○中学、华润地块等配建学校项目,启动中长期教育资源规划设计。深化校长队伍建设,培育五级骨干教师梯队[24],树立师德师风正确导向,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早预防、零容忍。推进健康大东建设。完善以区医院为龙头的“一街一中心”服务布局,加快全域医联体信息化进程,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化省级安宁疗护中心建设,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推动形成大小衔接、实用高效的大东特色卫生服务体系。丰富“乐在大东”载体,新建3个主题运动公园和主题广场,持续开展“乐活大东”“研学家乡”系列活动。

  (五)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高质量治理能力。适应社会发展新趋势,加快机制创新与科技赋能,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一网一格多功能”与“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融合联动、完成数字政府基础数据建设,构建数据汇聚共享应用模型,为场景延伸和机制联动提供大数据支撑。确保社区(村)两委顺利换届,完善评理说事等基层矛盾调处化解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要求,用好政府债券等现代工具,着力化存量、遏增量。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动态清偿拖欠民营企业欠款,达到付款条件的立即偿还。妥善处置新亚案维稳工作,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等专项整治。压实信访稳控责任,妥善处置征拆回迁等遗留问题,办好万城小区、水润观园、望花怡园等9个项目,5125户房证解遗工作,确保信访形势总体平稳。

  维护和保障公共安全。全面梳理城市治理风险清单,提升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效能。加强城市应急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创建。持续开展危化、消防、交通、建筑、燃气、冶金、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创建,切实保障群众“身边的安全”。做好冬季除运雪、冬春季防火、夏秋季防汛应急处置。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防范和打击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等各类违法行为,提升城市安全保障水平。

  (六)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打造高质量政府服务。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上下贯通、法治规范、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激发干事创业动能、推动发展蓝图落地提供坚实保证。

  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始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高质量推进政府党组建设,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主体责任。严守纪律规矩,增强保密意识。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长效,以坚定的政治信仰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严格在法治轨道上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全面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会议精神,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法治建设责任,规范行政决策程序,着力整治突出问题,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依法行政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依法规范的工作实践中不断释放振兴发展的制度优势和法治效能。

  切实增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强化“大东人”的责任意识和“新起点”的时代担当,自觉把大东发展放到东北振兴和国家复兴的大格局中回顾初心、审视自我、找准差距、强化责任。在产业变革和社会变化中学习发展规律、提高发展本领,以真抓实干、干就干好的良好作风回应人民期待、破解发展难题。

  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治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建设,巩固深化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提升审计监督效能。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坚决惩治发生在企业和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以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提升振兴发展“期望值”、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各位代表!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即将开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风雨兼程、接续奋斗,坚决打赢“十四五”征程开局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奋力谱写大东振兴发展新篇章!

  

  

  

  

  

报告中相关用语说明

  

  [1]惠企3条:2020年2月2日,大东区率先在全市出台并印发《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三条政策意见的通知》(沈大东政发〔2020〕1号),分别从加大金融服务保障、减免中小企业房租、给予资金补贴3方面提出了为企业精准纾困的惠企措施。

  [2]一路一街一镇多园:“一路”是将大东路打造成文化旅游观光路,大东路西起抚近门,将“大皇城”文商旅核心功能区横向延伸,东至滂江街,全长1700米,连接三陵衙门、东关教会、周恩来读书旧址等12个文旅项目和新玛特、大悦城、南华、龙之梦4大商业综合体,贯通清末、民国至今近300年历史;“一街”是将吉祥步行街打造成集北运河水岸风情景观、现代文化休闲、国际化餐饮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一镇”是将和睦路工人住宅建筑群打造成特色文化产业小镇;“多园”是启动建设多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点亮沈阳东部夜间经济,努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大东经济新的增长极。

  [3]宝马项目摘地即开工服务模式:2020年2月12日,大东区深化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方式,定人定点定时间定流程,打造了华晨宝马产品升级项目摘地即开工,提前48天办结手续并现场送达的营商案例,受到德国投资方高度赞许并专程向沈阳市政府致谢。

    [4]七日工作法:2020年3月,大东区出台《大东区社会投资工业用地项目带方案出让审批服务实施方案(试行)》,通过“流程再造、提前预审、告知承诺、多图联审、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举措,将社会投资用地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以内。

  [5]“一件事”全链条套餐式服务:深度挖掘教育、卫健、交警等13个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业务关联,将相关联事项进行打包规整、内部流程优化、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群众办一件事,只需一份指南、一次申报、一套材料、一口受理、一口领证的服务模式。目前,已制定“我要办幼儿园”“我要开饭店”“我要开旅店”等5类15项套餐化服务流程和事项清单。

  [6]访遍大东:2020年10月20日,大东区委印发《关于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访遍大东”再出发,合力谱写“十四五”的活动方案》的通知(沈大东委发〔2020〕8号),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访民问需”“访企问难”“访贤问计”活动。

  [7]汽车城基础设施PPP项目:总投资53.3亿元,规模为今年全市最大,用三年时间分批推进包括19条道路、266公里地下管网、2300套智慧灯杆、42万平方米东湖水系治理提升、1座综合馆和1座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在内的一揽子基础设施项目。

  [8]市容“八乱”:是指乱摆摊、乱侵占、乱设置,乱堆放、乱搭建、乱贴挂、乱施工、乱排放等影响城市环境的八个问题。

    [9]散乱污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工信、发改、土地、规划、环保、工商、质监、安监、电力等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特点是规模小,工艺差,分布散乱,易造成各类环境问题。

  [10]困难群体保障计划:为避免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体生活陷入困境,对全区困难群体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梳理出的271名重病、重残不能自理群众,1686名重残低保对象、13名孤儿、46名无收入、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的特困人员及流浪乞讨人员采取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等方式动态跟踪、精准帮扶。

  [11]失业保险扩围:降低失业保险领取门槛,延长补贴领取时限,我区在工作中为帮助确有困难的群众领到失业补助,通过加强佐证等方式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材料丢失等审批瓶颈,为6.3万群众办理失业补助申领,占全市17%,服务创新受到国家人社部高度认同。

    [12]全面小康兜底行动:对现有救助政策无法覆盖或补助标准无法保障基本生活的困难人群再次全面梳理,对收入介于低保标准和社会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困难家庭(人员)开辟救助帮扶“绿色通道”,“一事一议”实施精准帮扶,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13]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2020年9月3日,辽宁省委在全省开展“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主要是构建联接党委、政府、城乡群众的“一张网”,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群众。

  [14]应急“四大体系”:指行政管理、组织指挥、应急力量、制度保障“四大体系”。

  [15]两个体系:指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既通过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察监督发现问题,更推动各级党组织勇于自我革命、压实主体责任;探索将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入,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行权流程,将监督嵌入行权流程,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全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的反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权力被腐蚀,有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6]“四个一”企业服务机制:指一个团队、一个平台、一个体系、一个品牌”的“四个一”企业服务机制。

  [17]科创板: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设立,是独立于现有主板市场的新设板块,并在该板块内进行注册制试点,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18]托盘贸易:托盘方分别与买卖双方签订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利用账期为出卖方提供融资的一种贸易模式。

  [19]供应链金融: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20]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投资界对于10亿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创办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为十年内)还未上市的公司的称谓。

  [21]文旅强区“四个行动”:是指公共文化增效行动、文化产业提升行动、文化品牌培育行动、历史文脉保护行动。公共文化增效行动实施“4321”工程,即建设区图书馆、非遗博物馆、区史馆、工业博物馆四个馆,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文化配套设施,深化“乐活大东”“健康365”两个品牌互动,开展一组“文教结合”活动。文化产业提升行动重点围绕“活、融、连、创”理念,引入数字服务,突出创意设计,让项目活起来、连起来。文化品牌培育行动设计一个文化IP、一组文创伴手礼、一系列文化地标,提升大东区识别度。历史文脉保护行动将加强文化监管,挖掘历史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讲好文化故事。

  [22]中国辣街:“辣特色”餐饮街项目,主要发展特色餐饮经济,打造首家引入辣文化概念,吸引国内,国际辣口味美食经营者入驻,形成特色餐饮业态。

  [23]完整社区:完整社区的概念由我国两院院士吴良镛首创,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指教育、医疗、购物、娱乐、健身等生活配套完善,符合现代生活节奏要求,满足社会、文化、安全等多方面需求的城市社区。

  [24]五级骨干教师梯队:区名师、首席教师、明星教师、新秀教师和新锐教师构成的五级骨干教师梯队。